智能電表行業成就首位得獎女工
2020-10-23(原標題:智能電表 成就首位得獎女工)
本報北京1月8日電 (通訊員 陳麗莎 張巖 記者 張帆) 1月8日,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國網浙江電力計量中心運營管理室協理員黃金娟成為國家科技進步獎自設立以來的首位獲獎女工。她領銜完成的《電能表智能化計量檢定技術與應用》項目,首創電能表計量檢定智能化作業工法,實現了國內外電能表計量檢定從人工作業向智能化作業的變革,被授予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電能表準確與否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利益。電能表智能化計量檢定就是用智能技術檢測檢定每一塊電能表。目前,全國運行電能表逾5.13億只,每年檢定量多達8000余萬只。傳統人工檢定存在投入巨大、有安全隱患、易產生誤差等缺陷。
獲獎項目突破了計量檢定關鍵環節由人工轉為自動化的技術瓶頸,通過應用無線射頻識別電子標簽實現檢定全過程智能控制、遠程跟蹤、溯源糾錯,檢定能效由人均80只/日提升至4700只/日,檢定可靠性從98%提升至100%。該成果率先在國網浙江電力應用,整體效率提升58倍,人員精簡90%以上。
大獎背后見匠心。1984年畢業于浙西電力技工學校的黃金娟,是一位堅守一線30多年、善于勤于鉆研的工人。“她的學習勁頭和認真程度驚人,我剛畢業報到那會兒,快五十的黃師傅拿出一本筆記本,上面全是手抄的編程語言,英文單詞下面密密麻麻的都是中文注釋。我完全震驚了!”她的徒弟嚴華江回憶道。
2007年,黃金娟制定了電能表智能化計量檢定的總體思路,隨后又成功研制出第一代電能表自動化檢定流水線。期間,為了獲取自動接拆線的氣缸最佳推力值,她連續試驗了數千次;為了實現自動加封、提高防偽性能,她提出多套設計方案,并反復驗證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截至目前,該成果已獲美國專利授權2項,發明專利18項,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21項,軟件著作權8項。核心專利還獲得中國專利優秀獎、國際發明展覽會金獎等。成果還以技術標準的形式推廣至全國26個省級計量中心,累計檢定檢測表計1.80億只。國家電網公司認定推廣效益達17.93億元。專利許可的多家自動化設備制造企業累計生產自動化檢定裝置277套,檢定系統40套,遠銷至丹麥、韓國等9個國家,為我國計量檢定技術走向世界奠定堅實基礎。